聂永丰:正确看待垃圾处理方式

   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 环境保护问题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。其中,因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,城市生活垃圾如何处理和利用得到高度重视。

    在整个环保领域,与全球变暖、能源短缺、土壤污染等重大问题相比,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显然起步较晚,由此也碰到种种难题,尤其是在垃圾处理方式上一直争议不断。焚烧还是填埋、堆肥,究竟哪种才是最佳的选择?为此,《财经界》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此领域的专家、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系教授聂永丰。

    走出心理恐慌

    一边是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等待处理,一边是公众对垃圾焚烧厂抵制的坚决态度。

    这样的尴尬场面近年来在我国多个城市中出现,而且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,针对建焚烧厂的“邻避效应”事件也呈增加趋势。

    “谁都不愿意在自己的家门口建一个垃圾处理场。”聂永丰坦言, 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。相比于国外或国内的其他环保领域,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视明显滞后,历史欠账颇多。而当政府开始重视,准备投入建处理设施,尤其是焚烧厂的时候,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都已空前高涨,误解由此产生并引发集体性排斥。

    “历史上确实有劣迹。”聂永丰对公众这种普遍性的反映非常理解。他说:“我国早期对垃圾处理投入确实低,做得也不好,所以公众满意度低,要恢复公众的信心需要时间。”

    针对垃圾焚烧的二次污染,尤其是产生二恶英的问题,聂永丰表示,垃圾焚烧确实会产生二恶英, 欧洲、日本等垃圾处理先进的国家和地区都曾面临相关问题。但随着技术和标准的完善,二恶英的排放如今完全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。以日本东京为例,在其市区人口密集地区,就建有20 多家垃圾焚烧发电厂,附近就是学校、养老院等。

    聂永丰指出,事实上,不只是垃圾焚烧会产生二恶英,所有有火的过程都会产生二恶英,就连吸烟都会产生二恶英。而二恶英的主要产生源是工业生产,钢铁业和金属生产行业排放二恶英最多,它们的排放量是废弃物燃烧排量的3倍。

    针对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,聂永丰认为,一定要因地制宜,同时与当地现有设施结合起来。像我国西部地区,一般沟壑很多,黄土层很厚,垃圾适宜填埋;而沿海和东北、华北等地,人口密度都非常大, 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可用,焚烧更适合。

    聂永丰再次强调,由于固废处理行业得到国家重视较晚,各方面都在发展阶段,当务之急还需要一个比较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策略,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,其中包括,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,企业加强行业自律,专家学者应积极引导。

    降低垃圾含水率

    垃圾不分类能不能焚烧,也一直是这个行业争议的关键点。

    针对此,聂永丰指出,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其实是较高的, 只不过分类的方式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。

    在国外,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, 他们的废品直接成为了生活垃圾。而我国家庭通常是将垃圾分成了要卖钱的和要扔掉的,值钱的都被收走送到废品回收站出售,此外的垃圾才被扔进了小区的垃圾桶。

    “这样能说我国垃圾没有分类吗?”聂永丰认为,国内外垃圾分类方法虽然不同,但效果其实是相同的,都达到了减量化的目的。而且,相较之下,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其实还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。

    相比于垃圾分类,聂永丰强调降低垃圾含水率其实更重要。因为,去除被当废品回收的那部分垃圾后,我国生活垃圾大部分都是厨余垃圾,而这部分垃圾的有机质和水分的含量很高(约60%),导致垃圾热值较低,以及收运和处理过程产生臭味和渗滤液,污染环境。

    聂永丰认为,降低垃圾含水率应从源头开始。在这方面最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经验。日本家庭厨房中,水池边都有一个沥水网兜,便于人们将剩菜汤沥干水后再倒入垃圾桶。

    或者,也可以在住宅小区配置简易压榨机,将西瓜皮这种含水率大、成分简单的垃圾粉碎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。

    在聂永丰看来,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,往往比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实行垃圾干湿分离更加行之有效。